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29/4527004.html

四川在线记者郑志浩内江观察罗尹唐广摄影报道

01:07

“黄色代表五谷丰登,红色代表日子红红火火。”4月28日,在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首场竞演现场,一头“牛”戴着枷担、拖着铁铧来了……这是威远县越溪镇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灯舞》表演。

牛年舞牛,牛味儿浓。“在农耕文明时代,耕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非常重要。”来自威远县越溪镇的曹顺火是牛灯舞的表演者之一,他在舞台上将一头牛扮演得栩栩如生。他认为,《牛灯舞》正是体现人与牛自然相处的美好传统,是农耕文化的缩影。

一个人扮牧童,两个人戴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先面向观众说顺口溜,表示节日祝贺。然后,牵牛出场舞蹈。这种活跃在内江市威远县的民间艺术称之为牛灯舞。这种发源于田间地头的民间农耕艺术,凝聚着劳动者的勤劳和智慧,没有因时间的冲刷而淡出历史舞台。

威远县越溪牛灯舞第七代传承人曹根精讲述了越溪牛灯舞的故事。

越溪牛灯舞过去称“牛儿灯”,始创于清朝中期,以放牧、农耕为背景进行创作,综合说、唱、走、跳等多种表演形式,模仿牛的各种动作,表现牛的憨厚。传统的牛头制作,先用毛笔在棉布上画上简单的花纹,然后蒙在簸箕上,再用橡胶球涂黑做成眼睛,缝上用棉花缝制的牛角。

“牛头颜色不同,寓意也不同。”曹根精介绍说,黄色象征庄稼丰收,红色象征着日子红火,而青色、黑色就是水牛的颜色,表现了牛与农耕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村子里没有路灯的时候,就有人拿着桐油灯、煤油灯为表演队照路,也就有了牛灯的说法。”

“威远越溪牛灯舞是内江特色非遗,希望通过我们的文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内江特色农业文化,了解内江的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曹根精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