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河又名清溪河,为沱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威远县俩母山东北麓,在双河口与旭水河汇合后注入自贡市釜溪河。从廖家堰河段开始,威远河便成为了自贡和内江两市的界河,至今这条内自边界的河流上各有三座桥梁和三座堰闸跨越两市。因此《内自边界行》开篇之作,决定就从威远河上的高硐桥及堰闸拉开帷幕!

高硐桥位于自贡市大安区马冲口街高硐社区与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高硐村的威远河上,由于高硐曾是威远与自流井盐场两岸煤、盐运输的集散地,此桥也是当年自流井盐场到威远路上通道的主要桥梁之一。现为自贡市大安区文物保护点。

高硐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由邑人江姓人士和高其安首捐,原为一座石板桥。因系经自流井往来威远县的陆路通道,取名玉带桥,时毁时修。直至民国12年()夏秋之间,洪水暴涨,石板桥冲毁,已无法修复,两岸行人不便。时住对岸肖家山的盐商李云湘、张筱坡会同炭庄老板范会光,捐出巨资,全长66.4米,宽7.3米,高8米,建成6孔石拱大桥,于民国14年()冬竣工。

民国34年(),两岸发起修建向高公路,高硐桥改建为公路桥。年后,桥头石狮、石象被毁,桥面风化严重。年,由威远县、大安区共同投资,整修加固,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自贡市北环路连通向高公路后,高硐桥更成为了两岸重要的桥梁。

站在高硐桥眺望下方的高硐堰闸,河面静如止水犹如一面“天空之镜”,让高硐桥下游一带显得更加秀美。

高硐堰闸位于高硐桥下游不远处,抗日战争时期为确保自贡盐业经济大动脉的安全顺畅,渠化河道,利于航行,增强运力,在威远河沿线修建8座堰闸为主体的梯级水路盐业生产运输系列水利工程,高硐堰闸就是其中之一。

高硐堰闸建于年11月20日,竣工于年2月5日,历时3年多。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硐堰闸早已褪去了昔日的繁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年汛期前,对高硐堰闸整修工程才刚刚完毕。

由于威远河河面较窄,8座船闸均采用双堰式,这就比做长形闸室更为经济,运量更大。上下堰净距为30~45米,宽为54~36米,其容积基本相等,可容木船36支。高硐堰闸船坞尺寸45×36米,上、下堰各设闸门两扇,并开溢洪道。

相比于枯水期的高硐堰闸的平凡,夏天洪水期在高硐上闸同样也是水势汹涌,涛声震天。

高硐下闸内江岸边远眺威远河东岸自贡地界的绿树青山。

高硐下闸为6孔,其中两孔为船闸,两侧四孔为放水涵洞。

雨后的高硐桥及两岸风光倒映在高硐堰闸上游的河面,显得如此的唯美静怡。

高硐桥及堰闸不仅是高硐作为威远河重要水陆码头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自贡威远盐煤运输的历史见证之一。它们对促进自贡威远地区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高硐堰闸推动了“川盐济楚”为抗战胜利所作的重要贡献,更难得的是历经百年沧桑的高硐桥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对于研究威远河流域经济发展、桥梁建筑和水利航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