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会议与四川保路运动

申福建

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位于资中县、威远县、眉山市仁寿县三县交界处,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以产盐而闻名天下,清雍正八年曾设立资州罗泉分州府。年8月4日,史称罗泉会议的四川保路运动会在这里召开,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资中罗泉古镇(蓬州闲士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保路运动导火索

20世纪初,列强把贪婪的目光瞄准了川汉铁路的建设权,“均以借款造路为请”“计求强取,百端纷扰”。为阻止列强对川汉铁路建筑权的掠夺,一批开明士绅和留日学生上书四川总督,要求川人自办铁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四川铁路入他国之日,即四川全省土地人民永附属他国之日也”。年,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朝廷自办川汉铁路。年,在成都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明确提出“不纳外股,不借外债”。年,《续修章程》针对外国强派筑路工程师,提出“延本国人为总工程师,其应聘东西洋各国人怠于职务,本公司可随时知照总工程师辞退”。

为筹措筑路资金,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人民采用征集“民股”的办法,由地方政府在税收项下附加租股、米捐股、盐捐股、房捐股等股份。四川主要采取“田亩加赋”抽租入股的办法,“收租十石以上者,均按该年实收之数,百分抽三”。因此,全川人民,无论贫富,大多与川汉铁路产生了经济联系,不仅四省的绅商、地主成了股东,连一些农民也握有股票。

然而,各国列强不甘心川汉铁路筑路权的旁落。英国公使要求川汉铁路所需款项概由英美借贷,法国领事提出川汉铁路工程款由其包揽。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迫于压力,年初,清政府在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5月20日,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总额为万英镑的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并以地方厘金、盐税作担保。6月13日,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签订的“借款合同”寄达成都,清政府夺款、卖路的行径暴露无遗。

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川人民的愤慨,一场反对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的保路运动勃然兴起。5月28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清政府“暂缓接管川汉铁路,若非要接管,则请退还士民所筹路款”。6月11日,清政府回电:“如果川省定要筹还路款,朝廷必借外债,必以川省财产作抵”。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号召全川人民拼死“破约保路”,全川各地闻风响应,纷纷成立保路分会和协会,发动和平请愿和罢市、罢课等斗争,参与者达数十万人。领导运动的立宪党人主张“文明争路”,采取抱着光绪的牌位哭诉、乞求的办法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清政府则继续采取高压政策,以致保路运动没有任何进展。

罗泉会议会址(左)和古镇上的老照相馆(右)(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罗泉会议定方略

西南各省尤其是四川哥老会遍及城乡,后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南北各省。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接见川南哥老会首领佘英,鼓励他回川组织群众开展武装起义。佘英先后在泸州、江安、叙府、隆昌、广安等地组织起义。同盟会员龙鸣剑等人回川后,联络川西南哥老会首领秦载赓、张达三、张捷先、罗子舟、胡朗和等加入同盟会,做好革命准备。

保路运动初期,部分同盟会员加入保路运动中,他们“外以同志之名,内行革命之事”。年7月底,同盟会领导人龙鸣剑、秦载赓邀约资州哥老会首领张益山来到罗泉镇,召开筹备会议。他们在罗泉街上乡绅胡范渠书院商议,决定“外借哥老会之名,内议起义之事”。随后,龙鸣剑与秦载赓等商定,以秦载庚的名义,通过鸡毛文书通知各地哥老会首领8月4日到资中罗泉召开攒堂大会。因罗泉镇处于三县交界处,较为偏远,地形复杂,便于转移。同时,当天是四川铁路公司临时股东大会的开会日期,官吏的精力不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