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黄勇/文胡姓(95)|明朝四川胡氏:南宋末和元末时,不少外地胡姓入川成为大族胡天才的儿子胡复初,字固泰,一说是胡能毅,字大士,举人出身,出任大足训导,掌管教育事务。胡复初有胡子昭、胡子义(一作胡子仪,一名志远)两个儿子。胡子昭,本名志高,字仲常,明初著名学者、诗人、官员。被蜀王朱椿举荐,朱元璋为胡子昭赐名胡子昭自幼跟随父亲在大足县读书。时值元末,天下动荡,大足县也发生了骚乱,胡复初带着胡子昭逃官到了荣县。胡复初在荣县东川书院谋得一份教书的职业,由此定居在荣县东川沟(今荣县东兴镇埂子村胡家坝),胡子昭也在东川书院读书。胡子昭读书用功,“弱冠之年举明经,深谙诸子百家”,20岁左右就精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名声在外。当时已是明朝初期,首任蜀王朱椿闻听胡子昭的大名,举荐他为荣县训导。但胡子昭并不满足于此,还想继续学习深造,想去汉中府拜名儒方孝孺为师。对此,朱椿给予了胡子昭大力支持。胡子昭在赴汉中前,朱椿写了一首诗《送胡志高赴汉中兼柬方希直》:“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不惮三巴路,欲成仁者心。伊昔韩门士,籍湜蒙赏音。勖哉今胡子,愿无愧郑林。”朱椿这首诗一是为胡子昭送行,二是为方孝孺推荐胡子昭。这也说明,朱椿与胡子昭的关系非同一般。朱椿似乎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诗赠给胡子昭:“束装何所行?驱车入汉中。欣然游大郡,况复依方公。学业日益富,道德日益隆。丈夫志远大,岂肯屈樊笼。他年升馆阁,步武接夔龙。”胡子昭到汉中后,不仅成为方孝儒的得意门生,还跟随方孝孺讲学。学成后,朱椿把他举荐给朝廷。朱元璋“新试延访,甚为满意”,特别给他赐名子昭,所以他以此名行世。胡子昭塑像(资料图片)拒不投降朱棣,胡子昭被杀害建文初期,胡子昭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授职翰林院检讨,后累迁至刑部侍郎。他在荣县东川沟修建了一座号称有四重厅堂、48口天井的大庄院。朱棣上位后,胡子昭因为是方孝孺的学生,被牵连进去,拒不投降,被处斩在应天府锦衣街西市刑场,年仅41岁(虚岁)。临刑时,胡子昭神色不变,作诗道:“两间正气归泉壤,一点丹心在帝乡。”然后从容就杀。关于胡子昭临刑前的绝命诗,目前可查的还有两首。一是威远县小河镇响水村的胡氏族谱上记载的胡子昭绝命诗:“朝鼓咚咚响,夕阳渐渐斜。皇城无鬼店,今夜宿谁家?”第二首是据永川人、明朝嘉靖年间御史罗廷唯写的《胡子昭传》中记载:“金声催击鼓声忙,监斩官追上法场。烙铁火烧红焰焰,钢刀磨利白芒芒。一身刑宪标冥府,九族伶丁各一乡。寄语朝中朱紫贵,铁人无泪也心伤。”胡子昭被杀,很多亲人朋友被牵连胡子昭一死,连累了家人和族人。他的妻子王氏与幼小的女儿被发配给千户喜孙为家奴;83岁的父亲胡复初被充军,81岁的母亲郭氏也跟随前往;14岁、7岁的儿子胡继、胡缜沦为匠人。几年后,胡缜早夭。胡继17岁时充军,23岁时打入监狱听斩,后侥幸生还,胡子昭的血脉得以延续至今。据万历2年()闰十二月巴县人、大臣刘应箕为胡子昭写的《忠孝节祠记》中记载,胡子昭有胡继、胡绩、胡给、胡缉等儿子。胡子昭被杀后,住在荣县东川沟的胡氏族人四处逃离,他修建的大庄院也损毁殆尽。另据有关资料显示,胡子昭牵连到他的亲朋好友,打击面非常广,荣县有48家人被抄家,荣县还被加征田赋石;大足县也有58家被抄家。据《荣县县志》记载,为了避祸,有的胡姓人还改名换姓为夏姓,因为古代“胡”字与“夏”是通用的。另有一种说法是,《荣县县志》中说,胡子昭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胡金奴,被发配为官婢。永乐6年(),“复其家。”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胡金奴已经80多岁了,她向朝廷请求把父亲的骸骨归葬故里,经礼部勘合,同意了胡金奴的请求。胡子昭的骸骨被安葬在荣县东川沟,当地人称为阁老坟。清末民国时的四川大儒、蜀中五老七贤之一、荣县人赵熙,对胡金奴赞赏有加,把她与岳飞的女儿岳银瓶相提并论。赵熙在《题胡金奴墓》诗中写道:“故宫何处乡山在,炯炯东川一大星。合与娲皇分片石,特题风烈比银瓶。”请看胡姓(97)。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