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江市委书记马波
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紧扣“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定位,抓实“5+4+5”现代产业体系、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10+10”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行指标持续向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市委、市政府明确年为“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鲜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导向,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要强势推进”“制造业发展要形成新态势”等十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力争增长8.1%以上,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内江力量。
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核心是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四新一大”产业。主动融入制造强省战略,对接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等部署,落实《内江市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持续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力争全市“四新一大”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聚力发展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巩固全国最大无花果全产业链基地、最大血橙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稻渔连片综合产业带建设成果,新建改造血橙2.3万亩、建设血橙特色小镇1个,推动无花果改造升级、打造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继续推进3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建设、重点打造“永安白乌鱼”等特色水产品牌,实施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新增产能7.22万头。聚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五大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品牌培育“工程”,重点实施电子商务“平台创建、产业融合、电商示范、创新创业”四大工程、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今年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亿元、稳住全省第三。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建石牌坊—古宇湖国家5A级景区和石板河旅游区等4A级景区,建设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主动融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
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引擎是稳投资抓项目,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四川国跃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隆昌市“双创”示范园等47个续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1.16亿元。新开工建设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中建材西南新型建材研发交易物流中心等45个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7.02亿元。做好四川内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威远县俩母山穹窿古砦旅游区等88个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川南城际铁路、内江市第三水厂、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等46个续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1.48亿元。新开工建设成自铁路(内江段)、东兴区南部新城基础设施等27个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8.01亿元。推进内江通用机场建设、隆昌市长征渠引水工程等43个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民生十有行动”,抓实“30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内江市体育中心等31个续建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30.25亿元。新开工建设内江市人才综合体、中国连界足球竞训基地等34个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3.27亿元。加快内江二中城南新区分校、隆昌一中新校区等38个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城乡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内江市黄河湖综合整治项目等12个续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7.45亿元;新开工建设资中县城乡饮水统筹工程等10个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13亿元。扎实做好威远县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今年,加快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30个省级重点项目和总投资.05亿元的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支撑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托。构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定期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例会和重点工作推进现场办公会,强化“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轮驱动。鼓励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根据全市总体布局和自身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县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和5个市级成长型特色工业园区,优化县域生产力布局,发展钒钛钢铁、冶金建材、饮料食品、电子信息等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带动能力,依托48个亩左右、18个万亩左右农业集中连片产业区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实乡村振兴“十二件事”,加快编制5个市级专项规划和“1+6+N”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年内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和3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创建“美丽内江宜居乡村”达标村个。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实施22个扶贫专项和财政专项扶贫,年底实现存量的名贫困人口脱贫、65个贫困村退出。落实关心关爱服务保障农民工30条措施,对农民工建档立卡,完善农民工网站,常态化开展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工作。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回家工程”,力争今年新增返乡创业人员人。
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关键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力度。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大落实活动,落实“四川民营经济20条”“内江民营经济25条”,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选派名干部到农村、0名干部到0户工业企业、0名干部到0户服务业企业开展联系帮扶。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全省“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审批便民服务示范区,做好市县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推行“互联网+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2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落实《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实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百日攻坚行动”,提供5亿元信贷支持。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省“五千四百”上市行动计划。用好“园保贷”等分险模式,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根本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证。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经济工作,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加大对产业和项目实绩的考核权重,不折不扣把中央、省委的“作战图”细化为内江“施工图”。用好“四个走”工作方法。“走上去”争取规划、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走出去”开展推介商谈、经贸合作、投资促进等活动。“走下去”督促检查、联系指导,推动重点工作。“走进去”解决矛盾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励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培塑“五大思维”,提升“八种本领”,提高党员干部抓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严格落实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5条措施”,支持奋斗者、激励创新者、保护担当者、宣扬奉献者,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