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蔬菜产业,是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产业内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内江现代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丘区农业强市。
那么,内江蔬菜产业发展如何才能走上“精品化”的道路?未来,内江精品蔬菜产业的“大文章”如何谋划?精品蔬菜产业体系又如何构建?阶段目标是什么?
近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内江精品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发展目标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明确发展目标:
到年全市建设精品蔬菜产业基地20万亩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作物站站长罗树远介绍,截至年,全市精品蔬菜种植面积亩以上“专业”村近40个,面积13万亩,产量26万吨,产值12.13亿元。
《实施意见》明确,内江将坚持“保障供给、助农增收”原则,以“转型升级做精品,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以园区创建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上规模、稳生产、提质量、增效益、促加工、延链条、强主体、创品牌”的要求,全面构建“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装备设施化、产品品牌化”的现代精品蔬菜产业发展体系。
到年,在全市建设精品蔬菜产业基地20万亩,带动全市发展蔬菜面积万亩,力争实现精品蔬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40亿元,全市蔬菜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同时,创建县级以上蔬菜现代农业园区10个,打造精品蔬菜示范区20个,精品蔬菜标准园50个,创建蔬菜“三品一标”产品10个,精品蔬菜良种覆盖率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率达%,精品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精品蔬菜示范区,指的是产业规模千亩以上,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配套有产地初加工设施的蔬菜生产基地。精品蔬菜标准园,指产业规模要达到百亩以上,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蔬菜生产基地。”罗树远介绍说。
谋划发展布局:
“三带多园五区两体系”构建精品蔬菜发展全产业链
《实施意见》提出,按照“一县一特”“一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内江将充分挖掘本地蔬菜优质种质资源与特色优势品种,布局发展“三带多园五区两体系”,构建精品蔬菜发展全产业链。
“三带”,即打造调味品蔬菜产业带、早春特色蔬菜产业带和加工蔬菜产业带。
调味品蔬菜产业带:以东兴区田家镇、永福镇、白合镇、双桥镇、椑木镇、顺河镇,市中区凌家镇、朝阳镇,隆昌市双凤镇、石燕桥镇等镇为核心,重点发展紫皮大蒜、生姜、辣椒、青花椒、韭菜等地方特色蔬菜,带动全市打造调味品蔬菜产业带,融入成渝麻辣经济走廊。
早春特色蔬菜产业带:以威远县向义镇、新店镇、界牌镇、严陵镇、镇西镇,东兴区田家镇,隆昌市胡家镇等镇为核心,重点发展早春设施蔬菜(早黄瓜、西葫芦、早仔姜等)、大头菜、香葱、七星椒等地方特色蔬菜,带动全市打造早春特色蔬菜产业带。
加工蔬菜产业带:以威远县镇西镇,资中县孟塘镇、银山镇、太平镇,东兴区双才镇、椑木镇等镇为核心,重点发展白萝卜、四叶菜、二荆条等地方特色蔬菜,带动全市打造加工蔬菜产业带。
“多园”,指有效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促进精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力争到年,在全市创建县级以上蔬菜现代农业园区10个、精品蔬菜示范区20个、精品蔬菜标准园50个。”罗树远说。
“五区”,指依托市中区凌家、东兴区田家、隆昌市金鹅、资中县明心寺、威远县镇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配套开展蔬菜加工,全面提高蔬菜精深加工率,增加精品蔬菜附加值。
“两体系”,指构建现代蔬菜科技支撑体系和仓储冷链物流体系。
实施六大工程
推进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施意见》,内江将重点实施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优化、市场体系建设、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创建营销、科技创新服务“六大工程”,做精做优特色蔬菜,有效破解蔬菜产业结构不优、品牌不强、链条不全、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
——实施基地建设提升工程。发挥园区创建示范引领作用,在精品蔬菜主产区建设一批精品蔬菜示范区、精品蔬菜标准园,梯次争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五良融合”试点示范,开展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快宜机化菜地建设,优先解决排灌渠系、田间道路、电网配套等基本生产条件。着力发展“稻菜”轮作、“粮菜”间套作等粮经复合发展模式和“猪沼菜”种养循环生产模式。
——实施加工能力优化工程。加快推进五个蔬菜加工集中区建设,依托威宝、丰源等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支持加工企业创新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的脱水蔬菜、冻干蔬菜、蔬菜粉、蔬菜汁等新型加工产品和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等鲜切蔬菜,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到年,精品蔬菜初加工率达85%以上。
——实施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在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市场流通网络。重点推动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农企对接。推进“互联网+”模式,推进精品蔬菜直供直销,全面提升产品市场流通能力。
——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小农户与精品蔬菜产业有机衔接。积极培育一批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产业联盟+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家庭农场向精品蔬菜产区集中。到年,新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
——实施品牌创建营销工程。以“甜城味”市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做大做强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东兴椒、资中冬尖、威远七星椒等一批区域蔬菜品牌。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家庭农场申报“三品一标”,创建企业品牌。加大“甜城味”精品蔬菜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讲好“甜城味”蔬菜的“美食故事”,打造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甜城味”蔬菜文化与产业推广链。
——实施科技创新服务工程。构建现代蔬菜科技支撑体系,搭建院校地企合作平台,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与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造一支与发展需要、产业规模相匹配,“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菜农”。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加大本地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力度,大力挖掘利用地方特色蔬菜品种资源,做好选育推广,申请品种权保护,这对做大做强内江精品蔬菜产业意义重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