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郑志浩内江观察刘煜瑞唐广摄影报道
5月27日上午,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坝上村,一栋不起眼的小楼房,何方彬一边打印着电商单据,一边联系周边种植户收购老姜:“王哥,我们这边的老姜还有好多,赶紧送过来哦。”此时他身后的仓储基地内,不少村民正忙着将带着泥土的老姜分装打包,贴上快递单后,这一批老姜将运往全国各地。
“我们这儿的李子马上就要大规模成熟了哈,口感非常好。直播间的朋友们想买的话,就赶紧点击链接下单吧。”在忙完手中的事之后,何方彬又架上了手机和支架,打开了直播间,为即将上市的李子开始预热直播。卖完这批老姜后,何方彬又要开始着手村李子的收购和售卖。“有困难,找小何”,在威远不少种植户的眼中,他早已成了威远农产品的代言人。
这个如今颇有名气的农村电商代言人,六年前还是一个常年奔波在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务工人员。在见惯大城市的繁华之后,何方彬越发感受到家乡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年,威远县在四川省率先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建成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得知这一消息后,何方彬不顾父母朋友反对,放弃了收入还算不错的电焊工作,毅然回到了龙会镇,成为了威远农村淘宝首批“村小二”,专职帮村民“代购”货品。
这期间,不满足提供简易“代购”服务的何方彬先后成立了四川绿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立了“何老农”助农联盟品牌。除了代卖竹笋、耙耙柑、生姜等特色农产品外,何方彬还手把手培养了20多名电商能人,他们每人年销售额都达百万元以上。
年,何方彬通过电商帮助当地村民销售农产品千余万元,据估算为村民增收近30%。以毛竹笋为例,在搞电商之前,剥壳的收购价一般在5毛钱一斤,而现在,一斤带壳竹笋都能卖到1块多钱。
“一二月,仔姜老姜,二三月,越溪镇的耙耙柑,四月、五月,高石镇枇杷,六七月李子、桃子……”提及威远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何方彬如数家珍。截至目前,他和团队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县14个乡镇,未来,他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奔波在威远各个乡镇之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