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文丨内江头条记者陆超群谢金成编辑丨聂云莹视觉丨王智视频丨尹玲校对丨毛佳莉责编丨彭川年,刘小康出生在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一个普通家庭。因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刘小康有一条腿无法正常行走,身体的残疾给他的人生增添了很多磨难。初中毕业后,刘小康开始外出务工赚钱。他曾去煤窑找过挖煤、搬运的工作,但都因腿脚不便而被拒绝。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18岁那一年,听说浙江一家文具工厂在招人,刘小康跟着村里人去了浙江,然而到了工厂以后,刘小康还是被拒之门外。没有工作,身上带的路费也花光了,他只得四处打零工艰难度日。最苦的时候,刘小康两天都没有吃过饭。那时,刚好碰到一个工厂需要临时搬运工,他和同伴饿着肚子搬了一车铁才赚到了50块钱,得以饱腹。四处碰壁之后,刘小康改变了策略。他找到一家很小的制衣厂,提出自己可以免费试用一段时间,只要老板愿意让他做。为了留下来,刘小康每天都早早地到店子里守候,任劳任怨做各种杂事。并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基本制衣操作。人是在逆境中长大刘小康的勤奋踏实终于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这让他发现,虽然腿脚不便,但是也有适合他做的工作。在外打拼的这些年,他去过浙江、广州、成都等地,做过样品房工人,甚至还做过车间主任。这期间,他成了家,也有了小孩。“人是在逆境中长大,不是在顺境中长大”这是刘小康打拼多年最大的感触。为了赚钱养家,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看准机会回家创业其实,在刘小康心里一直有一个故土情节。在外拼搏越久,想要回到家乡的念头就越强烈。年,他过年回家,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当时家乡正在鼓励外出务工年轻人返乡创业。刘小康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他找到村两委,说明了自己想要在村里开办制衣厂的想法。这件事也得到了村上和镇上的大力支持,镇领导还在刘小康家召开了现场会,给他解决了场地和用电问题。万事俱备,刘小康心里更是有了底气。他召集附近有意向的村民到家里,给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这次动员会,只有七八个人愿意加入刘小康的制衣厂,但这已超过他的预期。随后,刘小康联系之前打工时认识的老板,租借到了制衣设备,揽下订单,在自己家门口办起工厂。白天,刘小康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做衣服、用设备。晚上,他还得和妻子一起把工人们做得不好的衣服返工,有时候一做就是半夜两三点。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第一个月,工厂完成了件衣服,刘小康按照承诺把赚到的钱分给工人们。在刘小康这里工作的,大多是村里的妇女。工人们不仅离家近,还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兼顾家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想来他的厂工作。到现在,制衣厂已办近十个月,刘小康的创业步伐也渐渐地走上了正轨。在他这里工作的工人,最高的每个月可以领到三四千块钱,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甚至超过很多人在外务工的薪水。刘小康自己其实并没有赚多少钱,而是把利润都分给了大家。现在,刘小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慢慢地扩大制衣厂的规模,让更多的乡亲们参与进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真正在逆境中挣扎过的人,才能逆流而上,越挫越勇。刘小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会用最大的热情和毅力来经营一份事业,用最大的真心和努力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刘小康的脱贫故事告诉我们,穷困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永不止步的理由。衷心祝愿他的小康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86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860.html